315中国诚信建设联盟
中国诚信好品牌 消费者投诉平台 全国12315平台 人民城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营商环境

南京:精准汇聚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原动力”

发布日期:2020-12-09 17:12:04 来源:法治日报
核心提示: 记者丁国锋罗莎莎“申请人在网上或窗口申报开办企业后,在E链通工作室这个‘后厨’就可一站式办理多个证照,最快只要半天时间。”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科科长刘羽昕指着E链通工作室墙上的工作流程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城市之一,南京市近年来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服务保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加 ..

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申请人在网上或窗口申报开办企业后,在E链通工作室这个‘后厨’就可一站式办理多个证照,最快只要半天时间。”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科科长刘羽昕指着E链通工作室墙上的工作流程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城市之一,南京市近年来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服务保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加注法治力量。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透明、公正、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驱动力。

护航改革发展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营商环境建设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而法治建设始终是核心推动力。

2016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2016-2020年)》,7个方面162个目标任务半数以上涉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5年来,南京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研究立法计划、行政应诉、重大决策公众参与、政府合同管理等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截至目前80余项涉及“放管服”改革、法治市场等重点任务高标准完成。

法治的引领护航作用,不仅体现在构建最优制度环境,还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的各领域、各环节。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市市长韩立明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曾多次就深入依法治市实践、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进行部署、作出批示等。

“目前,营商环境领域现行有效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0余件,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监管、跨境贸易、人才‘宁聚计划’等多项制度创新效果显著,今年年内还将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南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王庆介绍。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南京还对全市713个行政执法主体和1.7万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进行全面清理并网上公示。同时,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工作,召开专题案件协调会,促进企业和行政机关深入沟通,近3年累计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千余场,复议听证率达到70%以上。

今年7月1日,《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正式施行。“失信已经不是个人道德问题,而是经济活动中增加交易成本、产生交易纠纷、制约市场活力的社会问题。”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姚正陆说。

《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对守信的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给予经费支持、孵化培育;对失信市场主体在卫生医疗、城市交通、户籍办理等领域采取限制惩戒措施。“这些规定为加快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了地方性法规依据。”姚正陆说。

激发市场活力

2月19日签订合同,3月2日进行方案批前公示,3月11日正式交地,3月12日项目取得桩基施工许可证。“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证照齐全正式具备开工条件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为南京速度点赞!”南京市江北新区国际化名医中心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

“通过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压缩时限、减免费用、豁免审查、不见面办理,仅在今年疫情期间就豁免各类审查项目161个、免收审查费约500万元。”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戴康顺介绍。

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南京始终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加大简政放权、加强依法监管、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上想点子、下功夫,用法治智慧激发市场活力,守护竞争公平。

记者了解到,南京已全面实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市设证明事项全部取消。率先开展“不见面审批”改革,探索出了“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审批模式。

为更好地转变执法理念,提升监管效能,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免罚办法,规定对企业登记备案、广告等13类监管事项中的55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实施审慎监管。

不久前,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官网打出“行业网站最佳安全解决方案”的宣传标语,含有绝对性用语,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后及时上门宣讲法律,企业立即主动改正,被免于处罚。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63家企业轻微违法行为符合免于处罚情形。

涵养创业创新

一碗雨花石汤圆、一份传统小吃、两碟小咸菜……8月18日,南京市企业家服务日“智汇宁企”早餐会再次举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与58位企业家共进早餐,共商大计。从今年4月开始,南京市在每月的18日定期举行企业家服务日早餐会,这也是“企业家服务日”主题活动之一,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轮流与企业家座谈,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了解到,2020年是南京市确定的“企业服务年”,围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各级各部门争当服务企业“店小二”的同时,更加重视以法治手段解企业之困,解群众之难,用法治的温情温度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截至今年上半年,南京落实各级惠企资金19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争取新增贷款518亿元、减税降费306亿元,惠及企业20多万户,全市新增企业4.4万家,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据了解,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系列政策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企业入驻,依托“我的麦田”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综合服务,2019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3.81亿元、授信785家,质押融资项数占全国十分之一;推进产权保护更有力,建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络机制,提供产品识别、取证鉴定等便利渠道,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4项国家级品牌。

此外,南京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全覆盖,增强企业获得感。线上,网络直播、动画视频、图文漫画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在疫情期间、日常发展中遭遇的问题答疑解惑;线下,由南京市司法局组建的百名律师民法典宣讲团以“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百日宣讲活动,推动“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定期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推动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南京市全力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项目的进程中,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法治精神贯穿始终。正是法治建设的精准发力、持续加力,保障了公平、促进了创新、兴起了产业、带动了创业、安定了民心。

“南京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项目获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是被命名城市中唯一的副省级省会城市。“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南京的一道独特风景、一张靓丽名片,南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为企业造一方创业热土,许民生一份幸福未来。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 ]
(分享)告诉好友:
(更多资讯,请关注:  315中国网 / www.315zhongguo.cn)

按分类浏览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加入我们|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手机版
315中国网   诚信中国发展委员会   诚信中国发展联盟   京ICP备170506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