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国诚信建设联盟
中国诚信好品牌 消费者投诉平台 全国12315平台 人民城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中国  >  品牌发展

激发本土品牌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1-11-08 14:00:5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摘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跑出“加速度”。顾客在位于前门大街的老字号吴裕泰门店前合影。本报记者龚文静摄开业首日吸引上千名消费者驻足等待,位于朝阳大悦城的哥老官首店集聚人气;“双11”销售额成倍增长,百年老字号吴裕泰冲上天猫茶叶直播榜首位;“前门国潮京品节”、大栅栏民俗文化节纷至沓来,传统文化特色消费地标接连“出圈”……不同画面 ..

摘要: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跑出“加速度”。

王府井百货大楼。本报记者 龚文静摄


在北京前门大街举行的“前门国潮京品节”上,游客体验景泰蓝的点蓝技艺。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王府井百货大楼负二层和平菓局一家复古风

茶饮店。

顾客在位于前门大街的老字号吴裕泰门店前

合影。本报记者 龚文静摄

开业首日吸引上千名消费者驻足等待,位于朝阳大悦城的哥老官首店集聚人气;“双11”销售额成倍增长,百年老字号吴裕泰冲上天猫茶叶直播榜首位;“前门国潮京品节”、大栅栏民俗文化节纷至沓来,传统文化特色消费地标接连“出圈”……不同画面指向同一个主题: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跑出“加速度”。

近期,《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拟用5年时间,通过“十大专项行动”,将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消费品牌。本土企业如何借这股东风助力品牌发展?北京如何做好“首都文化 ”文章?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首店进京,优质品牌人气旺

“10点放票,大清早排队取号,总算在下午1点吃上了哥老官。”近日,北京首家美蛙火锅店在朝阳大悦城开业,引来市民踊跃打卡。

今年以来,朝阳大悦城已累计引进首店26家,其中既包括人气火锅品牌哥老官北京首店、“黑珍珠餐厅”新派京菜提督北京旗舰店,也有不少国际餐饮品牌。

从中心城区到城市副中心,一场“首店热”席卷北京各大商圈。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696家首店落地北京,是2020年全年入驻首店数量的近4倍。新入驻的108家国际品牌首店中,有三成投入了国贸CBD商圈的“怀抱”。

“顶尖大牌在SKP基本都能买到,南馆的SKP-S更加前卫,会展出高定、走秀款。”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嘉星喜欢来国贸CBD逛街,她发现,SKP的美妆专区最近又推出了两个国际品牌全国首柜。

受疫情影响,嘉星的购物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买奢侈品会找代购,现在更喜欢来线下实体店消费,价格差不了太多,还能享受商场的VIP服务。”

2020年,华联旗下北京SKP单店销售额达177亿元,实现全球百货单店销售额第一。奢侈品领域的境外消费“流回”了大牌云集的高端商场。

优质品牌首店首发,正成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方案》指出,力争到2025年,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京开设3000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舰店,将本市打造成为全球首发中心。

为吸引首店进京,北京市商务局此前出台《关于2021年度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项目申报指南的补充通知》,其中提到,将优先对服装鞋帽类首店、旗舰店的品牌方和引进方给予资金支持,对首店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最高可达500万元,这有助于降低首店进京“门槛”。

“在消费领域,首店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和引领作用。一方面企业非常重视首店运营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更青睐首店的消费体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说。

朝阳大悦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首店平均客单价为全场的4倍,首店产生的“吸附效应”,正促进商圈客流集聚,为商场注入新鲜活力。

“首店开设能为商圈聚集人气,在区域内有大的知名新品牌,有助于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和含金量。”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首店的开设不仅活跃了经济,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服务。

年内,北京将出台14项专项政策,全方位支持首店发展。第四季度,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西区、丰台区槐新大悦春风里、石景山区六工汇等多个商业项目陆续开业,为“首店热”再添一把“火”。

频频“出圈”,老店掀起“国潮热”

打造上百条新客种草短视频,与潮流插画师合作设计包装,365天不间断直播……百年老字号吴裕泰深谙电商“玩法”,在10月20日“双11”预售当天,实现销售额成倍增长。

点开吴裕泰天猫旗舰店,总能看到年轻面孔隔屏互动,这群主播大多具有双重身份,在微信运营、视频脚本创作的本职工作外,副业直播也玩出花样,限时超级秒杀、红包雨、回馈“挚爱粉”……新玩法层出不穷。

《方案》明确提出,推动老字号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力争九成以上老字号实现“触网”、七成以上开展直播销售。

电商平台助力下,吴裕泰创新发展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京外客户线上占比直奔70%。吴裕泰的“出圈”,成为京城老字号守正创新的缩影。

线上老字号一片红火,线下“国潮热”席卷而来。

走进前门大街,不久前举办的美食京品节、国潮京品节,余热还未褪去。“我们专门为北京的品牌策划、举办了2021国潮京品节。”北京老字号协会副会长孙月婷说,“老字号市集不仅在前门大街举办,还搬到马术俱乐部,玩起国潮跨界。”市集上的老字号,在朋友圈“刷屏”。

针对《方案》要求的“力争到2025年,‘北京老字号’认定总数达到230家左右,认定约15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负责这一工作的孙月婷介绍,截至目前,北京老字号协会认证总数达206家,涉及餐饮、食品加工、医药等8大行业。“北京老字号”工匠的认定工作,从2019年起以每年20名的速度稳步推进。

成果虽丰,也存在隐忧。“在品牌认知上,京城老字号存在‘空心化’问题,与年轻消费群体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心理隔离’。”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杨松认为,“尤其从国际上看,京城老字号在海外业务开展和品牌传播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谈及老字号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孙月婷建议,老字号要把“老”渐渐收起来,留住自己的“好”,在保留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迎合新趋势,创造新需求。

吴裕泰电商总经理郑艳认为,中华老字号在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应扮演“守正创新”的角色。在传承老字号独有的传统工艺和文化上做到“守正”,在适应新的消费变革上大胆“创新”,用新语言讲好百年品牌故事,才能做好传承,点燃消费热情。

如今,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已经由谋划部署进入协同推进的新阶段,孙月婷认为,“国潮热”已在消费者中形成一股新浪潮,老字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最具京味儿特色的一张金名片,更应乘势而上。

融合发展,商圈焕新惊喜多

“感觉穿越回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街头。”从南京来京旅游的孙阿姨赶到王府井百货大楼负二层的和平菓局,胡同里的老物件、做旧的录像厅、手艺人的老糖画……复刻版的老北京城映入眼帘。

始建于1955年的王府井百货大楼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店”。屹立60余年的老牌商场,在2019年和平菓局开业后,迎来新一轮人潮。寻找上世纪的生活痕迹,领略原汁原味的北京文化,和平菓局不仅唤起游客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也成为年轻一代新的打卡地,为王府井商圈增添一抹亮色。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王府井历经5次升级改造,形成以步行街为核心、“金十字”为骨架、辐射1.66平方公里的街区式发展格局。最新的一次商圈升级始于2016年,搭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列车,这里的改造升级工作将进一步加码。

《方案》提出的“十大专项行动”中,将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放在首位。《方案》明确,未来将依托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加快推进街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将王府井步行街打造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国际一流商业街区,带动王府井商圈成为“商业 旅游 文化 科技”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地标。

“文化金三角”如何打造?王府井地区管委会表示,正在组建“文化金三角”工作专班,未来将强化故宫、王府井和隆福寺街区联动,打造“北京宽窄巷子”,促进京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文化融会贯通、交相呼应。

除了老牌商圈,市民和游客还有越来越多的新选择。目前,《方案》规划的111个重点项目已落地6项,西单更新场、首开龙湖熙悦天街、首创龙湖丽泽天街、美克洞学馆、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环球主题公园一期正式亮相。

“扑面而来的赛博朋克风,这里的设计太新潮了!”喜欢在周末探店的北京市民方薇发现了新天地。经过6年改造,更名后的西单文化广场——西单更新场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走进商场,擦肩而过的是一群打扮新潮的年轻人;放眼望去,设计师品牌云集。在方薇看来,西单更新场是新的时尚消费地标。

“消费地标是城市商业繁荣的象征和代表。”杨松认为,目前开展的商圈改造、新消费地标打造行动等,对促进商业发展、提振消费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该如何打造消费新地标?在杨松看来,建设文化、艺术、零售等多领域融合的商业街区,重点发展多业态融合的消费空间载体,做好融合大文章,消费新地标才能真正走向繁华。

刘晓光认为,利用好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依托中国日新月异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依托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和中国制造,北京新消费地标的打造必然能够出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 ]
(分享)告诉好友:
(更多资讯,请关注:  315中国网 / www.315zhongguo.cn)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加入我们|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手机版
315中国网   诚信中国发展委员会   诚信中国发展联盟   京ICP备17050690号-3